2010级法学专业学生陈玉莹结束在乌克兰顿涅茨克的实习回到学校,谈起她在乌克兰的实习,她认为要趁着年轻,有梦想的时候,多去闯荡,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挑战自己,才能真正获得成长。以下是她对自己实习阶段的总结以及感想。
乌克兰实习旅程
(10法学 陈玉莹)
“世界是什么样的?你的世界不在书里,不在别人的照片里,只在你自己的眼里。”初次听到AIESEC宣讲会上这句话时,心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顿时被激发出来。
面试篇
通过了埃塞克在汕大的群面、个面后,我获得了查看世界各地埃塞克组织提供的项目介绍的资格。经过了半个月的项目匹配阶段,我得到了前去印度、柬埔寨、加纳、俄罗斯的志愿者名额以及乌克兰顿涅茨克实习项目“Act.in.UA”的Offer,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最终选择了乌克兰的实习机会,由此开始我的乌克兰之旅。
工作篇
在国外的两个月,生活特别充实,收获颇丰。首先,工作充满了挑战。我们的工作只要是跟当地一家海洋公司合作,帮其做新一期海豚表演的广告推广。第一次和队友一起做策划方案时,每个实习生先介绍自己国家传统的宣传方式,以供借鉴;接着我们一起脑力风暴,在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灵感的碰撞,让我不仅感受到西方国家学生敢于创新的胆识,更深刻认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在他们的逆向思维和不走寻常路的个性中受益匪浅。
培训篇
除了工作,我们还幸运的得到了培训机会。每周六我们都要前去一所大学,参加一位教授的培训课,课程主要是向我们介绍营销、预算、品牌化、雇佣、面试、游戏等方面的知识,为后期的相关工作做准备。国外的教学模式属于真正的小班制情景教学。整个课程分为理论介绍,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及情景模拟等环节,全程轻松而愉快却让教学内容深入人心。这种教学模式重在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力,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交流篇
除了工作和学习,我们还被安排去一些大学和当地的Speaking Club以及一家IT游戏软件开发公司进行口语交流,如:去一所大学以“品牌化之路”为主题完成一场30分钟的Presentation。当我第一次站在国外大学的讲台上的时候,面对台下众多陌生的面孔,内心十分紧张,也正是这种紧张让我充满动力。在一次次的台上演讲以及人前表述后,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更是对个人胆识的挑战。它让我一次次战胜自己,一次比一次自信。
旅游篇
出国之际,旅游必不可少。在国外的两个月,我利用工作之余,不仅游览了拥有“世界花园城市”之称的乌克兰首都基辅,还去看了二战后重建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会议旧址。碧蓝色的黑海,美丽的燕子堡,著名的辛菲罗波尔战役博物馆,世界各地的美食,当地的民俗风情……所有这些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视野上美的享受,更是对眼界的开阔,对世界的向往。
我们的人生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只有当我们真正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挑战自己的时候,你才能真正获得成长。有梦想,就去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