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院首页 > 校园生活

共争辩论之锋,齐获智慧之果--记法学院第十三届辩论赛总决赛

发布时间:2010/11/11来源: 被阅览数:

    声势浩大的法学院第十三届辩论赛在历时将近一个月的鏖战后,于11月6日在模拟法庭圆满落下帷幕!
 
    从10月16日辩论赛开幕式及选拔赛过后,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筛选,四支队伍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突出重围会师11月6日晚上的总决赛赛场。本次的四强巅峰对决不但引来法学院学子的积极参与,同时也赢得了各学院学生的喝彩。决赛当晚邀请到了社科部主任程家明教授、宣传部部长柏友进博士、社科部副主任刘元根老师作为比赛的评委,同时出席的嘉宾还有法学院党委苏文记书记。
苏文记书记在本次比赛开始前发表讲话,表达了对十三届辩论赛活动顺利举办的肯定与支持,亦对本次辩论赛的准备和开展工作表示感谢,最后还勉励法学院学子多些参加类似活动,全面提升自我。
当晚进行的第一场比赛是季军赛,由正方08法学A班对阵反方10法学B班,辩题为“手机拉近还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第一环节中正方就其观点作出了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立论陈词,而反方亦从三方面论述手机通讯弊端从而阐明观点。在质询阶段中双方就“手机的虚假信息现象”与“手机作为一种交流平台”两方面互想施压。而在接下来的质询小结以及自由辩论环节中,以上两点更是成为矛盾焦点。反方以“因收到诈骗信息而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的例子和正方以“春节期间手机通信率仍持高不降,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等例子针锋相对,展开一轮口舌之战。当总结陈词时,双方互相抨击漏洞,都试图再进一垒。赛终刘元根老师点评时对双方辩手作出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辩手们虽具备表述的完整性但欠缺挖掘辩题深度的能力,希望对各位辩手在以后比赛中有所帮助。
 
    接下来大家期待已久的决赛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由正方09公管班对阵反方09法学A班。双方围绕“发掘人才是否需要考试”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在立论陈词之初正方以考试具有“针对性、公平性、有效性”三大特点作为突破口,显其霸气;反方也不甘示弱,通过阐述考试的刻板、不符合当代多样化人才选拔,及制作高分低能人才三点论述考试的不必需要性。更为精彩的是接下来的质询以及自由辩论环节,正方以“我国采用高考的选拔优秀大学生”的现实性例子压倒反方,但反方靠着经验丰富、才思敏捷,立即用“韩寒、沈从文等非高考选拔的优秀者”例子巧妙的绕过对方陷阱,这种你来我往的问答,让现场气氛瞬时上升,赢得观众的连连掌声。最后双方四辩慷慨激昂的总结陈词更是有条不紊,展现了儒雅之风。赛终,评委柏友进博士针对本场决赛作出了精彩独到的点评,让在座的观众及辩手都获益良多。
 
    本届精彩迭出、掌声不断的法学院第十三届辩论赛随着紧张激动的颁奖时刻而落下帷幕。09公管班最终登上本届辩论赛的冠军宝座,09法学A班、08法学A班分别荣获亚军和季军。此外也对比赛中表现良好的辩手进行了表彰,获得决赛最佳辩手的是09法学A班的黄逸,获得季军赛最佳辩手的是10法学B班的王翠红。
 
    共争辩论之锋,齐获智慧之果。赛后,辩手们都真诚地褒扬彼此,一起照相留念,一起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一起感受这次智慧碰撞中结出的甜美果实。让我们一起为本届辩论赛中表现优异的辩手们喝彩,同时也再次衷心感谢每一场辩论赛的评委们,他们是:
 
选拔赛:     廖彦霖  杨  也  张力文
初赛一二场: 张文婷  王若舟  许冰吉
初赛三四场: 徐  霄  蓝洪波  陈  欣
复赛:       柏友进  陈瑞林  邓剑光
决赛:       程家明  柏友进  刘元根
 
 
以下是本届比赛赛果:
冠军:09公共管理
亚军:09法学A班
季军:08法学A班
最佳辩手:09法学A班  黄逸
最佳人气班级奖:10法学B班
优秀辩手:
选拔赛:  10法学A班  邓裕玲
初赛一场:10公共管理  张慧雯
初赛二场:08公共管理  廖毅
初赛三场:09法学B班  张旻
初赛四场:10法学B班  王硕
复赛一场:09公共管理  叶创平
复赛二场:09法学A班  黄逸
季军赛:  10法学B班  王翠红
冠军赛:  09法学A班  黄逸
 
法学院团委
法学院学生会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