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学院首页 > 校园生活

法学院举办“香港2010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分享会

发布时间:2010/11/26来源: 被阅览数:

 
    11月17日,在15位法学院同学前往香港参加香港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一周后,汕头大学法学院“香港2010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分享会在法学院213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分享会荣幸的邀请到了李嘉诚基金会郭文杰先生、法学院邓剑光老师、李桦佩老师和钟卫红老师参与。
 
    分享会一开始,主持人杨雨诗同学为我们介绍了本次分享会的背景。这次前往香港参加国际气候变化会议,与之前的环境法师生共同研究小组的活动以及10月份在汕头大学举办的气候变化与法律应对讲座同样是属于筹备中的汕头大学法学院环境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的系列活动之一。而本次分享会致力于开阔在校学生视野,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宣传环境法律知识为主要目的。
 
    紧接着,钟卫红老师为我们大家介绍了筹备中的汕头大学法学院环境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的概况和法学院环境法师生共同研究小组的情况。钟老师的致辞后,由法学院环境法师生共同研究小组的成员詹峰同学,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小组概况、研究方向和科研状况。他的介绍加深了我们对法学院环境法研究的了解。
 
    之后,叶梓健同学,为我们揭开了香港之行的第一站:我与环境面对面。他为我们讲述了本次参加香港气候变化国际会议的情况以及同学们在会展中心参加的香港2010气候变化国际会议第一日:科学与政策日的概况。紧接着,他又与大家分享了他自己的环境看法,他强调了关于环境“伪命题”的观点,吸引了在场学生们的注意并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程之铎同学通过深刻的分析,为在座各位剖析了香港之行第二站:香港大学“后哥本哈根”研讨会的学术报告内容。他还对发言者的研究方式等内容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他的观点也引起了会场强烈的反响。
 
    陈素敏同学为大家介绍了此次香港之行中参观香港湾仔环境资源中心的基本情况及感想。随后,每一位参加香港之行的成员均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和观点,并向李嘉诚基金会、法学院以及两位带队老师致以了诚挚的谢意。
 
    在听取了香港之行的小组成员们的分享后,到了现场提问环节。在座的同学们向我们的小组成员以及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并得到了解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本次香港之行的带队老师李桦佩老师和李嘉诚基金会的郭先生也向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感想。
 
    本次香港之行带来了许多新的感受与体验。正如李桦佩老师和郭先生所言,本次分享会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希望通过这次的交流分享会能够将香港之行的收获分享给学校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让大家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