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谭心星)
2009年10月12日,这是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在这一天,由于汕头大学法学院师生的到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似乎更增添了一份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次汕头大学与武汉大学的联合授课与学术交流活动能够顺利展开是极其难得的,因为这是武汉大学法学院有史以来第一次接收到兄弟院校这么多学子参与的教学活动,也是第一次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的教学活动。而能够得到这个难得的机会既离不开李嘉诚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汕头大学法学院与武汉大学法学院领导以及老师同学们的积极筹备。
在经过了前期多方面的筹备工作之后,在王建喜老师的组织下,汕头大学法学院选拔出林倩雅、谭雪波等八位同学来到武汉大学。本次活动得到了武汉大学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关注,10月12日于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举行的隆重的调解诊所开班仪式,正式拉开了这次教学活动的帷幕。
出席本次欢迎仪式的主要人员有:武汉大学法学院李傲教授,武昌区人民法院林民法官,法律诊所的项焱教授、武汉大学本科生教学负责人陈风主任,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雪松老师、陈慧律师以及专职工作人员谭心星等。大家都对汕头大学法学院老师和学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各自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在欢迎会上,首先,陈风主任对贯彻开放式教学理念发表了一些见解,对本次交流学习活动给予了热切的关心和有力的支持,对汕头大学师生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美好的祝愿;接着项焱老师更加具体地谈到了非诉业务技能的培养,课程安排,以及推荐学生参加的系列教学活动;王建喜老师介绍本次联合授课活动的背景信息、目的和任务,让大家了解这次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接下来,武昌区法院林法官跟来自汕头大学的同学们展开了互动,有问有答,她的语言朴实而又幽默,同时也对同学们的这次学习活动提了四点要求,包括司法礼仪、工作态度、语言以及保密义务等四个方面,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而针对林法官提出的这几点要求,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的赵老师和陈律师也深有同感,希望同学们在中心实践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同样的问题,同时,赵老师还向所有汕头大学学生赠送了中心志愿者手册。
最后,李傲老师对汕头大学的八位同学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工作进行了详细周到的安排,既包括要求参与的内容,也包括推荐参与的内容,并介绍了学习的三循环理论,即计划、学习、反馈三个阶段,介绍了本阶段学习结束时的综合评估方法。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武汉的这段时间能够做个有心人,多听多看,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武汉大学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在这个法律诊所的会议室里,大家欢声笑语,对未来的这段日子充满了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