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佛腾
2008年11月28日晚,汕头大学法学院第四届法律文化节开幕式暨模拟庭审活动在科报厅拉开序幕。法学院院长杜钢建教授、学生处王翀副处长、学院党总支苏文记书记、张勤教授、李桦佩副教授、谢宏滨副教授以及院团委吴光皎、蔡宗挺老师出席了开幕式。杜钢建院长与王翀副处长分别为本届法律文化节开幕式致辞。
杜钢建院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法学院感谢全院师生的辛勤付出,谈到了法学院国际化改革道路的步步深入。杜院长高度评价本届法律文化节中具有创新概念的全英对抗式法庭模式,提出以后还要举办更多英语甚至日语形式的活动,表示学院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留学交流机会与就业机会,近年来在不断地对外交流争取更多的机会,最后他再次强调法学院的国际化道路前景光明,并预祝汕头大学第四届法律文化节圆满成功!
学生处王翀副处长在讲话中指出,汕头大学的学生在就业上有三大优势:英语水平较高、具有国际视野、知识专业化和综合素质强。开展法律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是积累就业能力的一种方式。最后预祝汕头大学第四届法律文化节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随即举行英美对抗式模拟庭审。本次模拟庭审大胆尝试,采用全英对话形式以求更接近真实。而所采用的案例正是20世纪80年代震惊美国的纽约地铁枪击案。正式庭审前还以小品的形式重现了案件过程。
纽约地铁枪击案发生于1984年12月22日, 37岁的伯恩哈德•戈茨走进了纽约地铁的一节车厢,他是一个据称怀有强烈的种族主义情绪、曾经两次遭受抢劫、身材稍嫌单薄的白人男子。走进车厢后,他紧挨着四个黑人小混混坐了下来。其中一个黑人开口向戈茨要五美元。戈茨以枪声回应了他们的要求,他依次向四个黑人小混混开枪,然后跳下地铁,消失在夜色之中。在躲避了一段时间之后,戈茨向警方投案自首,接着被送上了法庭。戈茨被指控故意杀人未遂和故意杀害两项罪名。
演员们在小品中完美重现了案件场景,剧情紧张又不失幽默,演员们出色表现博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紧接着激烈的庭审正式开始,控辩双方使尽浑身解数,在法庭上围绕着戈茨的行为是属于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人杀人的争论焦点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逻辑的思辨、犀利的言辞、流利的英文,双方律师针锋相对,营造出逼真、紧张的英美法庭对抗气氛,场上场下融为一体,仿似重新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法庭现场。
庭审结束后,张勤教授和谢宏滨副教授分别就英语表达与法庭程序两方面对庭审进行了点评,指出了许多值得改进之处。随后主持人介绍了法律文化节接下来的活动,第四届法律文化节开幕式暨模拟庭审活动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