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7月2日至8月中旬,在法学院职业拓展中心檀秀侠老师的带领下,法学院06法学的12名学生在北京进行了为期5周到6周的实习。他们的实习单位分别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柳沈律师事务所、中科专利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北京致衡律师事务所。
此次实习,每个实习单位对实习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得到了很大的磨炼。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裁委很重视在实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学生去之前,负责安排学生实习的李德田主任就认真查看了学生的简历,多次与带队老师进行沟通,把学生安排在最适宜的岗位。作为中国有名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大律所,首次接纳我们的学生进行实习,他们强调的是学生的外语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柳沈律所的沙捷博士特意为实习学生准备了几个问题,让他们边实习,边思考。中科专利有限公司则从拓展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王霞经理、张如意经理安排实习学生在每天的上下午做着不同的事情,让学生尽量地感受工作的整个过程。致衡律所的张月明律师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的案例,以让学生们了解作为专职律师的职业内容。
此次实习,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很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及自主意识。为了安全,此次实习我们要求学生们统一住宿,工作之余外出时尽量统一行动。然而除此之外,其他问题的解决则全靠学生们自主性的发挥。在去北京之前,实习学生们经过讨论共同制定了休息时间的出行计划,比如观看北京的哪些景点、坐什么样的车、去哪里购物等全是学生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实习结束后,带队的檀秀侠老师对实习单位进行了走访,实习单位的负责人普遍认为我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适应能力较强,他们欢迎这样的实习。他们也就如何使实习时间更加灵活、实习内容更加丰富等提出了一些想法。